砂帶磨削時,砂帶經接觸輪與工件被加工表面接觸,由于接觸輪的外緣材料一般是一定硬度的橡膠或塑料,是彈性體;同時砂帶的基底材料是紙、布或聚酯薄膜,也有一定的彈性,因此在砂帶磨削時,彈性變形區的面積較大,使磨粒承受的載荷大大減小,載荷值也較均勻,且有減振作用??梢娚皫ハ鲿r材料的塑性變形和摩擦力均較砂輪磨削時減小,力和熱的作用降低,工件溫度降低。砂帶粒度均勻、等高性***,磨粒尖刃向上,有方向性,且切削刃間隔長、切屑不易堵塞,因此有較***的切削性。這些都使得加工表面能得到很高的表面質量但對提高工件的幾何精度帶來了一定困難。
砂帶磨削時,除有砂輪磨削的滑擦、耕犁和切削作用外,由于有彈性,還有磨粒的擠壓使加工表面產生的塑性變形、磨粒的壓力使加工表面產生的加工硬化和斷裂、以及因摩擦升溫而引起的加工表面熱塑性流動等,因此,從加工機理來看,砂帶磨削兼有磨削、研磨和拋光的綜合作用,是一種復合加工。
對于精密和超精密砂帶磨削,閉式砂帶磨削方式和開式砂帶磨削方式都有,但主要是開式砂帶磨削方式。
拋光機加工時多采用細粒度砂粒,甚至是細粒度徽粉,基底材料為厚度0.06~0.12m的聚酯膜或復合材料膜。但在加工機理上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各個作用的比例可能有所變化,與接觸輪的外緣狀態關系密切。
從總的效果來看,砂帶磨削在提高加工表面質量,特別是降低表面粗糙度上效果比較明顯,但在提高加工精度上可以做到略有提高。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對糖度和表面質量均要求很高,因此,砂帶磨削時如何提高其加工精度應在機理和實踐上進行進一步研究,其意義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