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光的加工要素與研磨基本相同,研磨時有研具,拋光時有拋光器(或稱拋光工具)。拋光與研磨是不同的。拋光時所用的拋光器一般是軟質的,其塑性流動作用和徽切削作用較強,其加工效果主要是降低表面粗糙度。研磨時所用的研具一般是硬質的,其微切削作用、擠壓塑性變形作用較強,在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兩個方面都強調要有加工效果。近年來,出現了用橡膠塑料等制成的拋光器或研具它們是半硬半軟的既有研磨作用,又有拋光作用,因此是研磨和拋光的復合加工,可以稱之為研拋這種方法能提高加工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而且有很高的效率。
拋光輪
(1)固定磨料拋光輪拋光輪用棉布、帆布、毛氈、皮革、軟木、紙或麻等材料,經縫合、夾固或膠合而成。經修整平衡后,在其切片層間和外圓周邊交棒涂敷一定的膠質粘結劑(如環氧樹脂等)和一定粒度、硬度的磨粒(如金剛砂等),達到規定的直徑尺寸、厚度和質量要求,并保證一定的剛性和柔軟性。
(2)粘附磨粒拋光輪采用對拋光劑有良***浸潤性的材料,以保證拋光輪粘附磨粒的性能。帆布膠壓拋光輪剛性***,切除力強,但仿形性差;棉布拋光輪整體鰱合的柔軟性***,但拋光效率低。拋光輪的“剛性”還與其質量和轉速有關。
(3)液中拋光輪大多采用脫脂木材和細毛氈制造。脫脂木材如紅松、槨木具有木質松軟、組織均勻、微觀形狀為蜂窩狀,浸含拋光液多,且有易于“殼膜化”的***點,可用精拋光。細毛氈拋光輪材質松軟、組織均勻,且空腺大,浸含拋光液的能力比脫脂木材大,主要用于精拋機進行裝飾拋光。
拋光輪材料通常都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如漂白上漿、上蠟、浸脂或浸泡藥物等,以提高對拋光劑的保持性,增強剛性,延長使用壽命,改善潤滑或防止過熱燃燒等。但處理時務必注意不要使處理用的材料粘附到工件表面上,否則難以去掉。